时装秀诞生一百多年,头排坐的都是谁?
发布人:圣玛丁时装设计学校 发布时间:2017-10-05
一场品牌时装秀,看秀人数上百,而跻身头排的只有几十个人。
头排成为大牌明星、媒体编辑、时装博主、时尚买手的必争之地。
除了看秀效果好之外,头排也是摄影师对准的焦点。
同时,秀场头排的人往往能带来某些信息:
这场秀有没有被业内承认?
这场秀到底有多重要?
设计师在时尚界的人缘如何?
本季的受众是哪些人?
……
时装秀诞生一百多年,能坐在秀场头排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18世纪,时装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公爵与夫人们一道在私家城堡内欣赏设计师的新作,等级分明或许是时装的另一种特质。那时的头排客,其实就是能够消费得起这类时装的客人们。
二战时期,纳粹的控制让巴黎这座老牌时尚之都的发展停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时装协会创办人之一Eleanor Lambert萌生了要在纽约创建一个发布会展示的想法并取名为发布周(Press Week),而这便是时装周的雏形。
首个纽约时装周的秀场上尚未有标准的T形伸展台,模特们几乎就在宾客座位之间的空隙中穿梭展示,只有著名时尚记者及设计师才能位列邀请函之上,所以仍然是少数人的聚会。
1914年,在芝加哥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时装秀。相较于高定时装,美国人把成衣发扬光大,芝加哥是那个时候全球成衣制造业中心。
这场秀雇佣了多达100名模特,一共展示了多达250套高级成衣——这在当时的时尚界引发了轰动。
巴黎设计师Jean Patou将美国人办秀的理念予以继承,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向社会招募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来穿他设计的衣服展示给客人看,这就是历史上第一代专职模特。
这批模特最初仍然是在沙龙里向阔太太们展示新装。
后来Jean Patou举办了更大规模的公开时装秀,允许更多客人来欣赏最新款式的设计。
时装秀的概念得到新的延伸——不再只拘泥于私密的沙龙聚会,而是向更多人开放。但坐在头排的,依然是消费能力高的贵妇们。
1947年,Christian Dior的首秀,美国版《Harper’s BAZAAR》主编Carmel Snow把这场秀命名为“NewLook”,并热情地将Dior的作品介绍给美国人。Dior先生热烈欢迎她来看秀,并把她奉为头排贵宾。
从这个时期开始,专业的时装杂志编辑,也成了时装秀上的常客。
50年代,时装秀逐渐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聚会。贵妇们会为了参加一场时装秀而盛装打扮,这个时期的时装秀头排,没有邀请过任何一个明星以及名人(除非他们是品牌大客户)。
60年代,歌星和影星成为了当时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代表。邀请他们作为客人看秀,会吸引不少媒体记者的注意,更多的明星被邀请坐在第一排。
不少时装杂志在70年代获得了绝对的权威,时装编辑也就大量涌入了秀场,尤其是掌握杂志重要版面发布权力的时装编辑,开始成为头排最显眼的客人。
七八十年代是时尚杂志编辑笑傲头排的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流行偶像和艺术家们开始被邀请做到了秀场里。时装品牌们希望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也希望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格调。
90年代之后,流行偶像迅速成为时装秀上最吸睛的代表,每场秀最重要的位置也都是为他们预留。坐在头排的明星的当红程度,似乎决定了人们对一场大秀规模的判断。
2009年秋季时装周,Alexander Mcqueen首次通过网络直播自己的时装秀,让很多追随者在自己的沙发上便可享受与秀场头排同等的视觉震撼。
如今,新媒体带来的时代变革完全改变了秀场头排的传统规则。时装博主应运而生,他们身着华服美裙手捧笔记本,大秀才结束点评已通过blog和INS随时更新发布。
因为几乎所有知名时尚博主的背后都是以百万记数的关注度,这种让品牌无法忽视的潜在影响力促成了秀场头排的重新洗牌。
秀场头排的邀请制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它的限量身份,时装秀不仅仅只是一轮服装的流动展示,其背后有严密的产业链作为根基,而设计师、杂志编辑、大牌明星、时尚买手、时装博主等每一个人都是保证时尚产业良好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ss杭州国际时尚周圣玛丁时装专场的时间是10月24日下午16:00,想要获取门票,请关注公众号“圣玛丁时装设计”10月6日发布的微信活动。
相关内容推荐阅读: